• 丰富课堂内容体系,培养学生创造力

      本报讯 疫情面前,处处是战场,防控疫情,教育系统是重要阵地。一线教师必须始终将“责任”二字扛在肩上,坚守教书育人的后方阵地,践行每一位人民教师的从教初心!  根据学校“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的总体要求,商学院裴莹副教授将自己多年来的科研成果应用于此次线上教学,理论联系实际。本着线上授课“质量不减、标准提高”的原则,变困难为挑战,变压力为动力,确定了“以学生为中心,培养学生创造力”的《网络营销》课程线上教学思路,彰显爱生情怀和专业优势,用行动践行初心使命,用担当书写教育本色,用关爱诠释师者仁心。  商学院裴莹副教授多年来一直致力于学生创造力培养的研究,并在北大核心期刊《教学与管理》发表了“基于教育大数据的个性化学习模式分析”“我国创客教育的研究路径及其展望”等科研论文,在她的博士论文“创客空间对大学生创造力的影响机理研究”中对大学生创造力的内涵和构成机理也进行了深入的分析。针对此次疫情,她将学生创造力研究的成果与《网络营销》线上课程的教学实践相结合,突出学生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培养。  激发学习内生驱动力在学生创造力培养的研究中,裴莹老师发现:“兴趣是学生学习和创造力形成的内生驱动力,如果想要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教师必须设计丰富灵动的创造性课堂内容体系”。为了避免线上授课内容枯燥,缺乏吸引力,她按照“少而精”的原则精心设计每节课的授课内容,力求做到每节课的教学内容紧跟互联网时代的特征。《网络营销》课程的技术基础——信息技术和互联网技术发展十分迅猛,必须与时俱进地将最新的网络营销案例融入到教学内容当中。因此,她将《网络营销》课程最后一个章节“网络营销综合应用”的教学内容前置,用“故宫博物院的网络营销策略”“新媒体时代的短视频营销模式”“‘直播 + 电商’ 新型营销模式”“‘国漫之光’ 哪吒的网络营销手段”等一个个崭新的、学生感兴趣的互联网营销案例作为教学内容 , 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每节课学生参与讨论的互动都非常踊跃。每次授课前,裴老师还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提前准备营销案例小视频,在讲解过程中穿插播放,以增加线上课堂的生动性,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  永保“爱和尊重”的教育初心裴老师的线上课堂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关爱每一位学生的学习需求。如在互动环节中有学生提到了李子柒的品牌营销,有很多学生反馈没听过这个案例,裴老师就立刻决定将“李子柒”的网络内容和品牌营销案例进行整理和归纳,在后续的互动讨论环节给所有同学进行深入的分析和讲解。  她每节课都会提前30分开启视频连线等待学生的到来,放一些音乐使学生课前放松心情,通过歌曲“世界美好与你环环相扣”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希望每一位学生都不要在最美好的年纪,辜负最美好的自己。教师要真诚对待每一位学生,让每一位学生都感受到尊重和爱,才能引起学生积极的情感反馈,这不仅能转化为学生良好的学习兴趣,还能转化为学生学习的内生动力。  让每一个学生感受到关注和爱,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创造轻松愉快的教学氛围,是裴老师一直坚守的教育初心。  搭建展示创造力的平台2018年是“00后”的成年元年,因此18级的学生多数已经接近00后,他们是最具有创造力和想象力的一代。成长于互联网、人工智能等高新技术发展的新世纪,00后被标记为“开放、自我、独立、自信”的代表。因此,裴莹老师经常会在《网络营销》线上课堂给予学生充分展示自己创造力的机会。  她将考核方式定为基于“互联网+”大赛的策划书方案设计,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中心和主体。学生进行3-5人的自由组队,合作探究网络营销的项目策划方案,老师线上随时对项目创意进行点评指导,最大程度上增加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每节课除了制定好的讲授时间,她还利用答疑时间对每组的创意进行分享讨论,鼓励学生之间相互学习和自由交流,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裴莹老师的《网络营销》线上教学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但是老师的角色非但没有淡化,而且得到了加强。教师变成了每节课教学的设计者和指挥者,一份完整的网络营销项目策划方案的完成需要老师全程的监督和引导。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设计将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获取知识、探究知识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强烈的探索精神与创造力。  有爱和梦想的老师,心中定会始终充满阳光般的力量。裴莹老师说:“只愿平凡又普通的自己将始终怀着一颗仁爱之心,坚守着这份不平凡的事业,用心记录,用爱浇灌,静待花开!”(商学院 叶知秋)

  • 满怀激情学做“逆行者” 倾心培育明天白衣天使

      本报讯 鼠年新春,新冠疫情牵动着每一个人的心,也让2020年注定成为国民记忆里极不平凡的年份。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疫”中,每个人都用不同的方式诠释着责任与担当。作为护理学院的一名年轻教师,张纯瑜老师更是勇挑重任,主动承担第一批线上课程教学任务,用心培育着祖国未来的白衣天使。  张纯瑜老师认真落实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在《护理学基础》课程中加入思政教育,结合专业知识,引导护理学生厚植家国情怀,深入理解医护人员的责任和使命担当,激发学生学习动力,扎实学好专业基础知识,培养热爱护理事业和无私奉献的精神。《护理学基础》是护理学本科生的重要专业课之一,为确保线上教学顺利进行,张纯瑜老师在授课之前认真参加“钉钉”“雨课堂”等各种线上教学平台的培训,掌握并熟练应用各项功能,充分利用“慕课”“爱课程”等网上在线资源,借鉴全国优秀教师的教学方法,观看抗“疫”相关报道,积累大量真实生动案例,将疫情“危机”转化成积极开展课程思政的契机。  此次疫情让全社会对“医护”人员都肃然起敬,相信也会引发学生更多触动与思考。借此契机,张老师在第一次线上课堂就引入了诺贝尔和平奖得主——特蕾莎修女的动人事迹,希望每一位同学都能够明白护理的本质就是“给予爱”,提高专业认同度。  在这场没有硝烟却又“危机四伏”的抗疫面前,“逆行者”不顾安危、冲锋在前,用自己的仁爱、坚守与奉献,构筑起一道道健康的生命防线,用最美的身影诠释了生命的意义。张老师及时搜集整理在抗疫战斗中涌现出来的英雄人物的感人故事,挖掘动人故事背后的抗疫精神,及时有效地融入到《护理学基础》的教学之中,使其成为教学的重要素材、鲜活案例和现实题材。在线课程讨论中,张老师将“女护士的战疫故事:我们会委屈大哭,擦干眼泪后第二天接着上”的案例引入课堂,同学们深受触动,体会到了自己专业的神圣感与使命感。《护理学基础》课程专业性较强,为增加课程趣味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张老师在教学设计上除了增加临床实际案例外,还针对网络课程中利用“雨课堂”弹幕功能增加和学生的线上课堂交流,课后利用QQ、微信等平台答疑解惑,设置课后习题和测试,巩固学生对于知识点的理解,同时掌握学生的学习状况。根据学生的作业和测试完成情况,反思教学过程,发现问题,及时调整在线教学方案。在课后,张老师还会回放自己的教学录音,以学生的角度去评价讲课效果、语速、音调等,了解自身教学水平,不断改进,提升教学效果。  张纯瑜老师从事护理教育教学工作以来,始终保持对护理事业的关注与热爱,在教学中坚持“南丁格尔精神”的传承与发展,她说:“希望每一位护理专业的同学不但理论技术过硬,更重要的是树立 ‘心有大我,肩有大任,行有大德’ 的坚定信念,才能走得更远、更从容。”(护理学院)

  • 基于“产出导向法+BOPPPS模式”的大学英语云课堂

      本报讯 按照学校“停课不停学,停课不停教”的总体要求,英语教学部提前筹划,周密部署,组织任课教师结合线上教学特点开展在线教学设计,制订教学方案,优化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模式。为确保线上课程顺利进行,教学部闫子真老师充分利用现有的图书资料和数字资源,与教学团队成员共同探讨课程主题,课程内容,制作课件,反复测试各种教学平台,希望用最好的内容陪伴特殊时期同学们的英语学习。  大学英语课程不仅要实现提高学生英语综合运用能力的工具性目标,而且要达成高等教育的人文性目标。疫情时期的教学更要侧重于培养学生的身心健康、坚韧意志和责任担当。为此,闫子真老师将思政教育充分融入线上教学的各个环节,结合每节课的教学主题和必学内容选择思想境界高、弘扬正能量的语言输入材料,陶冶学生的情操,并挑选反映国内外时事热点话题的语言材料,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拓宽学生的国际视野。  在课程设计方面,闫子真老师以具有中国特色的外语教学理论“产出导向法”为指导,结合BOPPPS模式(即:导入+学习目标+前测+参与式学习+后测+总结)进行教学设计,同时在需求分析基础上,对必学内容、所缺内容和想学内容之间进行平衡,再将前测、参与式课堂讲授、后测有效结合,借助环环相扣的教学过程引导同学们发现问题,积极思考,激发同学们的学习热情,充分调动同学们的积极性,提高同学们的课堂参与度,增强同学们的学习成就感。  为持续改进线上教学,闫子真老师在每一次课程结束的第一时间发布网络调查问卷,了解同学们对课程的满意度,同时得到同学们对授课进度、课程内容、课堂互动、知识点掌握等方面的反馈信息。  课后学习是线上教学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闫子真老师在线授课后,及时向同学们推送电子教案、PPT、微课、练习题等,并通过在线交流平台及时给予辅导和帮助,进一步拓宽同学们的学习渠道,促进学生表达和师生互动。  同学们完成任务后,将学习成果以图片、语音、视频等方式分享至QQ群、微信群、小小签到等通讯平台,闫子真老师及时查阅和梳理其中的问题与疑惑,并鼓励大家相互浏览、取长补短。评价方式由单一的对学生知识水平的教师评价,转变为对学生素养品格和能力水平与学生自评、互评相结合的多元评价。  经过第一阶段的线上教学,同学们的学习效果如何?采用什么形式,什么工具进行在线考试,从而更加精确地了解同学们的学习情况呢?闫子真老师和其所在的教学团队共同研讨在线测试题目,研究在线测试工具,经过三天的试验和筛选,最终选用问卷星和批改网制作了一套包括单选、填空、阅读、翻译、写作在内的在线试卷,顺利完成了网络授课中的在线测试,并获得了科学准确的数据分析,为后期教学思路及教学内容的调整提供了重要依据。  无论是传统课堂,还是线上授课,语言教学最根本的还是提倡“学习中心说”、“学用一体说”,即主张课堂教学的一切活动都要服务于有效学习,将语言学习的输入性(听读)和产出性运用(说写)紧密结合,做到学中用,用中学。在目前教学时空分离,教学行为分离的情况下,教师更要重塑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模式,优化教学流程,完善教学评价,充分理解并运用混合式教学理念,为我校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探索新的路径。(英语教学部)

  • 教学与影视齐飞,课堂共声画一色

      本报讯 一场疫情,考验着人们逆境生存的能力,同时也检验着大学校园“化疫情之危为创新之机”的勇气与能力。  怎么在疫情期间线上教学,将课程更好地与互联网时代大学生的学习习惯结合起来,让“云课堂”既成为有效输出知识的场所,也成为充满趣味、吸引学生的渠道,从而达到寓教于乐的目的?这是公共艺术教育中心王梦琪老师近年来一直思考着的问题。  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有赖于营造良好的氛围,丰富的视频、吸睛的文案,还有强大的视频剪辑,是美术类优质课件不可缺少的三要素。为了呈现更为丰富的效果,王梦琪老师常常一整天连续伏案奋战十余小时,“十八般武艺”轮番上阵,让一堂《西方油画赏析》课“有料又生动”。  王梦琪老师毕业于西安美术学院油画专业。2014年11月,她入职我校公共艺术教育中心成为一名教师,带着对教育的热爱,在讲台一站就是五年。目前,她主要教授艺术类选修课程、艺术油画课程以及部分二级学院的美术类课程。  平日的她,十分注意日常素材的积累,常常会把自己觉得有趣、有意义的内容及素材都保存下来,并仔细揣摩领悟学习创作者在其作品中的表现手法和思维逻辑,为将来内化到自己的教学过程中做着准备。胸藏文墨的她,阅读兴趣十分广泛,在日常备课的过程中,不但会翻阅许多美术类书籍,还经常会涉猎美学等领域,用有效的时间无限充实自己。  良好的准备是成功的一半。“停课不停学”线上课堂还没正式启动,王梦琪老师就已经跃跃欲试,早早便开始了谋划,准备要利用这次线上教学机会,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用自己平时学习到的视频剪辑技术,带给学生一堂不一样的美术课教学体验。  新颖独特的课程设计是课堂的“灵魂”,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内在学习动机 , 带给学生获得知识的愉悦感和满足感。为了做好课程的构思设计,寻找到最丰富有趣的教学素材,她将平时积累的素材从头到尾细致筛选了一遍,提炼出了能够用于本次教学的内容。她还精心选择了文森特·梵高、毕加索、萨尔瓦多·达利三位油画大师的作品,希望通过介绍这些作品,带学生进入西方油画的世界,感受西方油画的别样魅力。  强大的视频剪辑效果是一堂好课极为重要的加分项。为了使整个课堂表现更加生动,她利用平时闲暇,学会了视频处理软件inshot的应用。在这次线上课堂中,她还在视频中加入了一些有趣的小动画,这些素材都是她之前有意识主动剪辑过的优秀素材,此时发挥了无可替代的作用。  克服了构思设计和视频剪辑难关,还需要再辅配悦耳的声音,这才可谓是“教学与影视齐飞,课堂共声画一色”的最佳展现。在将以上所需素材整理编排后,王梦琪老师对视频进行了配乐及配音,这也是整个教学视频制作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关系到整个视频的逻辑完整性、画面与配音的连贯性等。  经过最后阶段的反复修改,王梦琪老师终于在学校统一线上开课前独立完成了《西方油画赏析》课堂构思及课程剪辑等前期大量准备工作。视频推出后,更是深受师生喜爱,大家纷纷转发点赞评论,收获了显著的线上教学成效。  据王梦琪老师介绍,这次线上教学实践将自己对艺术的体验和感悟真正内化到了所讲授的课程中,在接下来第二集的教学内容创作中,将继续保持第一集大家所认可的内容形式、表现手法、设计逻辑。也希望未来自己能在学校的支持下,将这些线上视频课程设计成学校线上选修课系列课程,并不断努力改进将其打造成校级“金课”,使校内外更多学生通过这种趣味性教学,潜移默化地接受艺术的滋养。(谷风)